近日,肥東縣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在安醫專家黃猛的帶領下成功完成一例經胸右心聲學造影檢查,該技術無創、實時、無電離輻射、安全有效,為廣大患者疾病篩查帶來了新選擇,填補了我縣心臟超聲造影技術領域的空白。
患者年輕女性,因偏頭疼數年今日發作頻繁并加重,入住我院神經內科一病區,心臟超聲常規檢查、頭顱CT及磁共振結果未見異常,由于癥狀明顯,未找到根源,為進一步明確診治,多學科會診后決定為患者進行右心聲學造影檢查。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安醫專家黃猛指導超聲科醫師與質控護士首先在患者肘靜脈建立一個靜脈通路,然后把含有微小氣泡的振蕩造影劑注入患者體內,同時將超聲探頭放在患者心前區檢查,觀察進入人體心腔的微小氣泡運動情況,檢查中發現該患者存在右向左分流,明確診斷患者存在卵圓孔未閉,找到了導致患者多年頭疼的主要原因。
據黃猛主任介紹右心聲學造影檢查技術,俗稱“發泡實驗”,是一項無創、便捷的超聲檢查技術,通過超聲心動圖行右心聲學造影檢查,可協助確定有無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肺動靜脈瘺、永存左上腔靜脈等異常,目前最常應用于確定有無卵圓孔未閉的右向左分流及分流量的檢測,對患有偏頭痛、不明原因的腦梗、栓塞病史、暈厥患者等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右心聲學造影檢查適宜人群:
1、反復頭暈、偏頭痛,特別是有先兆偏頭痛的患者(有視覺異常反復發作);
2、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腦卒中、TIA暈厥患者;
3、懷疑心內分流患者,如房間隔缺損,尤其是冠狀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合并永存左上腔的患者;
4、卵圓孔未閉封堵術后殘余分流的檢測;
5、懷疑先天性血管畸形,如肺動靜脈瘺、靜脈畸形引流者;
6、低氧血癥患者尋找病因;
7、評估右心腔大小、心內膜邊界輪廓、室壁厚度、是否存在占位、瓣膜反流情況等。
肥東縣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在安醫大一附院的大力幫扶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努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借力專家優勢,助推學科發展,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