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肥東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全縣首例高危急性肺動脈栓塞患者介入經導管碎栓+溶栓治療術,該手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我縣在肺動脈介入領域的技術空白,更彰顯縣醫院介入診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66歲的曹女士,一月前因左腳扭傷至骨折,予以石膏固定,近一月一直在家臥床制動,一天在下床時突發胸悶,憋喘,呼吸困難,伴有瀕死感,持續不能緩解。隨后來到肥東縣人民醫院門診就診,心血管內科門診醫師蔣麗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心電圖和血氣分析結果高度懷疑是急性肺動脈栓塞,完善急診肺動脈CTA檢查后,最終確診為嚴重肺動脈栓塞,且血栓巨大,幾乎將半個左側肺動脈以及整個右側肺動脈完全堵死,臨床保守治療死亡率極高。收住入院后,安醫專家、東城院區院長張勇在查房時認真檢查、仔細詢問患者病癥,閱讀病歷報告,并在科內組織病例討論,“根據危險分層,患者為高危肺動脈栓塞病例,癥狀重,血壓不穩定,隨時有呼吸、循環崩潰的風險,需立即采取微創介入手術治療”。經反復討論后,科室團隊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決定為患者實施介入經導管肺動脈血栓機械碎栓+藥物溶栓術。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經過縝密的術前準備,11月6日,在影像中心、介入導管室等多學科密切配合下,張勇院長帶領施益忠、吳浩、祝大明手術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微創介入手術,手術共用時約90分鐘。術中造影見左上肺動脈開口及右側肺動脈主干巨大血栓影,管腔血流完全堵死。予以血栓機械碎栓+藥物靶向溶栓術后,肺動脈血流完全恢復,患者憋悶癥狀明顯好轉,術后患者恢復良好,1天后可下床自由活動。日前患者已康復出院,轉居家抗凝治療及門診隨訪。
據張院長介紹:今年以來,縣醫院心血管內科已收治10余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經抗凝或溶栓治療后均已康復出院,門診隨訪效果良好。急性肺栓塞是臨床常見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因為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發病率導致,大多數情況下,是因血凝塊在腿部深靜脈中形成,隨著血液到達肺動脈而發病。發生肺栓塞時,有一個或多個血凝塊阻礙血液流向肺部,因此可能危及生命,因臨床表現多不典型,極易漏診。及時確診及規范治療可大幅降低死亡風險采。
近年來,肥東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不斷完善學科建設,打造完善的診治體系,積累扎實的治療經驗,在安醫大一附院專家的精準幫扶下,介入手術的診治技術不斷提升,進一步推動了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高質量發展,不僅為創建三甲醫院的奮斗目標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更為我縣及周邊群眾享有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創造有力條件。